Chapter 26

第二十六章 为什么神的创造包括死亡和痛苦?

为什么会发生不幸的事情? 历代以来,人类一直试图把自己对全能和慈爱之神的理解与自己周遭无尽的痛苦联系在一起。这种挣扎最突出的例子是米底蒙古人泰得。特纳 (Ted Turner)。 当特纳的姐姐死于痛苦的疾病以后,他失去了信仰,而且宣称道: “圣经教导神是慈爱和有能力的。我不明白神为何让一个无辜的人受这样的苦难?”

神对人的受苦要负责任吗?神是残酷无情、反复无常和报复性的,还是太软弱以致不能阻止?

悲惨和死亡的世界

每天都会带来新的悲剧。一个小孩被诊患上了白血病,经过多方治疗后仍死在自己母亲的怀中。一对新婚夫妇出发度蜜月的时候却被一个醉酒的司机杀害。一个忠心的宣教士家庭却受到自己服事的人攻击和杀害。数以千计的人在恐怖主义的袭击中被杀害。数以万计的人在海啸中溺死水中,而其它许多人却因地震被埋在土中。

如果神真的爱和关心我们,那么这些事怎么可能会发生呢?难道他是一位苦难的神吗?

人对悲剧通常的回应是怪责神,正如达尔文在自己所爱的女儿安妮死后的反应一样。

“安妮”的惨死撕毁了达尔文对道德和公义世界信仰的碎布。后来他说这些日子

敲响了自己基督信仰最后的丧钟……达尔文表明了自己非信徒的立场。

这是正确的反应吗?圣经中正确的历史观对此做出了解答。

神的创造真是 “一切都甚好”吗?

起初,大约六千年前,神在六日之内创造了宇宙和其中的万物。在第六日他创造的工结束,神 “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有晚上,有早晨,是第六日。”(创世记一: 31)

因为神的创造是甚好的,所以它一定是没有瑕疵、缺陷、疾病和死亡的。没有”适者生存”。 动物没有相互残食;前两个人亚当和夏娃没有杀动物作食物吃。起初的创造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 充满生命和喜乐地在创造主面前。

人类和动物在创造的时候都是素食主义者。在创世记一章29-30节中,耶和华说: “看哪!我将遍地上一切结种子的菜蔬和一切树上所结有核的果子,全赐给你们作食物。至于地上的走兽和空中的飞鸟,并各样爬在地上有生命的物,我将青草赐给它们作食物。”

这段清楚地表明,在神甚好的创造物中,动物并不相互残食的(因此动物没有死亡),正如神只把植物赐给亚当,夏娃和动物作食物吃一样。(直到挪亚时代的全球大洪水以后 – 一千六百年后 – 根据创世记九章第3节,人被允许吃肉。)

因为吃植物要带来植物的死亡,所以有些人认为这种死亡是起初创造的一部分。然而,圣经在植物和动物之间加以区别。这种区别在希伯来名词nephesh表达出来。它描述了只属于动物和人类的某方面生命特质。 nephesh可以被译为 “呼出的受造物”或 “活物”(参看创世记一:20-21,24)。植物没有这种nephesh特质。

为什么我们现在有死亡?

如果当神完成他的创造并且宣告它甚好的时候,动物和人类没有死亡,那么我们现在为何有死亡呢?我们今日在周围随处可见死亡的存在。一定是某个事物改变了受造物 – 这个事物就是罪。

神把亚当和夏娃放在一个完美的乐园中。作为创造主, 他有权柄管理他们。神凭权柄赐给出了亚当一个规则: “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 你不可吃, 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创世记二:17)。

当神在第六日宣告自己完成的创造物 “甚好”的时候,一位叫路西弗的天使带领一些天使反叛自己的创造主。路西弗后来以蛇的形式呈现, 试探夏娃吃神所禁止的果子。亚当和夏娃都吃了。他们的行为使神的惩罚临到他们。神是圣洁, 不能容忍罪在自己面前。公义的创造主持守自己的应许:不顺服会带来惩罚。因着人悖逆的行为, 死亡就进入了神的创造物之中。

出于羞耻和惧怕,亚当和夏娃用无花果遮盖身体,试图逃避罪的结果。但是他们本身无法掩盖自己所做的事情。他们需要别的东西遮盖。 根据希伯来书的作者所说: “若不流血,罪不得赦免了”(九:22)。血祭对于遮盖他们在神面前的罪是必要的。

为了清楚说明罪的后果,神杀死了一个动物,用它的皮子做衣服遮盖亚当和夏娃。圣经没有告诉我们哪一种动物被杀,但它可能是像羔羊一样象征耶稣基督的动物。他是神的羔羊,除去我们罪孽的。

创世记第三章也记载了地受咒诅。荆棘和蒺藜现在是世界的一部分。动物受咒诅 – 蛇和其它的动物。世界不再是完美的而是受到罪恶咒诅的。苦难和死亡现在充满了这个曾经完美的创造物之中。

所有这一切与我有什么关系?

如果是亚当对神的不顺服把罪带到了世界中,为什么我们所有人都必须受到惩罚?

亚当和夏娃犯罪被逐出伊甸园以后(创世记三:20-24),他们开始有了孩子。每个孩子都继承了亚当的罪性,而且每个孩子都悖逆了自己的创造主。每个人都是亚当和夏娃的后裔 – 出生就带有同样的问题:罪性。

如果我们对自己诚实,我们就会明白亚当是我们所有人公平的代表。如果一个完美的人在完美地方的决定不顺服神的规则,我们没有一个人会做得更好。使徒保罗写道: “这就如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了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罗马书五:12)。

作为亚当的儿女,我们都继承了他的罪性。从某个方面来说,我们所有人都悖逆了创造主的命令,所以我们都是应该死亡且受永恒地狱刑罚的。我们必须明白,我们没有一个人在神面前是无辜的。罗马书三章23节说: “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我们没有一个配站在宇宙的创造者面前,因为我们会把罪恶悖逆的本性带到他的面前。

起初,神维持自己的创造物在完美的状况中。以色人漂流旷野的记录使我们能一瞥起初创造中事物的状况。在四十年的旷野露营中,以色列人的衣服没有穿破,脚也没有肿(申命记八:4)。神是全能的,他完全有能力维持和保护自己的创造物。

可是当亚当犯罪的时候,耶和华就咒诅了宇宙。 创造物基本上产生了变化,于是神就开始维持在咒诅状况中的创造物。痛苦和死亡进入了他的创造物。整个宇宙现在遭受了罪的影响(罗马书八:22)。

发生在我们身上和周遭一些悲惨的事情,是对我们所做的提醒:罪有结果和世人需要一位救主。神喜悦自己一切的创造物(启示录四:11),但是他最爱的是人类。他用受造宇宙的衰退告诉我们罪的结果。如果没有体验悖逆创造主所带来的结果,我们决不会明白我们需要从罪中得到拯救,而且决不会接受他为救赎我们的罪显示的怜悯。我们需要明白有一位克服死亡和痛苦的那位 – 耶稣基督。

有盼望吗?

可悲的是,我们罪的结果比受咒诅宇宙中的生命更糟糕。除了生活在这个罪恶充满的世界之外。我们都必须经历身体的死亡,然后面对一个比我们所知道的任何事物更可怕的刑罚:第二次的死。使徒约翰讲述了称为”第二次死”的火湖在等着一切名字没有写在生命册上的人(启示录二十:14-15)。这个第二次死是对我们罪的最后惩罚。

尽管我们因悖逆神给自己带来刑罚,神爱他的儿女,不希望他们在地狱中度过永恒。我们怜悯的创造主已经提供了一种与他和好并且逃脱罪永恒可怕刑罚的方法。这种逃脱之道是通过耶稣基督的死亡和复活成就的。

耶稣基督是神,成为人来到地上,他活出了一种无罪的生命,然后为担负了我们罪罚死了。使徒保罗告诉我们: “如此说来,因一次的过犯,众人都被定罪;照样,因一次义行,众人也就被称为义得生命了。”(罗马书五:18)

神是公义的并且公义地定人死的罪,所以我们受到了该受的刑罚。可是,神因着对我们爱,赐下了自己的恩典,把罪的刑罚归在自己身上作为我们罪的代价。

基督没有继续呆在坟墓里。他被埋葬三日后第三日复活显示了他有权柄胜过死亡。因为基督明显了显示了自己对死亡的能力,那些相信他之人可以知道他们也会复活,而且死亡不会有毒钩。事实上,圣经说:

“这必朽坏的既变成不朽坏的;这必死的既变成不死的;那时经上所记 ‘死被得胜吞灭’的话就应验了。死啊!你得胜的权势在哪里?死啊!你的毒钩在哪里?”(哥林多前书十五:54-55)。

在基督里,那些白白接受永生的人有盼望与耶稣在完美没有痛苦的地方度过永恒(启示录二十一:4)。正如使徒保罗写道:

“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以弗所书二:8-9)

有人提出,如果神真的爱我们,他就会把我们放在一个没有任何痛苦的完美地方。他曾经这样做了,可是亚当却悖逆了。假如我们也有同样的机会,我们每个人也会做同样的事情。神通过为世人死并且复活显示了自己的爱。所有接受永生白白恩赐的人将会与他一起度过永恒。

万物的复兴

圣经描述死亡是最后要被毁灭的敌人(哥林多前书十五:26)。启示录二十一章第4节说:

“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那些接受救恩的人将会仰望主废除咒诅并且恢复宇宙到人犯罪以前完美的光景中(启示录二十二:3)。

主不仅爱他的儿女到为他们罪死亡的程度,他也应许通过创造新天新地恢复毁坏的世界(启示录二十一:1)。正如首先的亚当把死亡带到世界上一样,基督作为 “末后的亚当”把更新的生命带到了世界上。

正如保罗写道: “经上也是这样记着说: ‘首先的人亚当成了有灵的活人’; 末后的亚当成了叫人活的灵”(哥林多前书十五:45)。

供选择的历史观

那些拒绝创造主的人,需要解释世界在没有神的情况下是如何形成的。

进化论者和其他大多数 “提倡亿万年学说的人”认为在一百三十到一百四十亿年以前,一场大爆炸使宇宙开始存在。银河系、恒星和行星形成物质 – 分散在宇宙之间 – 冷却后结合在一起。大约五十亿年前, 地球本身开始形成。有人宣称, 地球冷却了大约十亿年, 水开始在表面形成。在原始的海洋中,分子安排自己在一起形成了单细胞的形式。

由于环境压力和其它的力量,进化论者说无向的突变有利于某些有机体存活下来。这些有机体渐渐变成更加复杂的有机体。最坚强的有机体能够存活和繁殖, 较软弱的有机体死亡或被更强壮的受造物杀害。

这种残忍的过程最终产生了像猿一样的动物,然后它们进化成人类。因此,人类是几百万年死亡和痛苦的最后产品(到目前为止!)。

这种自然主义的宇宙观,用化石记录作为他们信仰的证据:动物几百万年来变得越来越高级。这种观点是教导化石记录的是几百万年疾病、挣扎和死亡。近来著名的进化论者卡尔。撒乾(Carl Sagan)说道: “进化论的奥秘是时间和死亡”。

这真的很重要吗?

圣经说死亡是人犯罪的结果。进化论说,死亡一直是自然的一部分。这两种说法都是真实的吗?显然不是。

如果化石记录证实地球有几百万年的历史,那么在人出现以前一定有无数的死亡、挣扎和疾病,这是与创世记的教导相反的。

“神导进化论”是一种试图把创世记记录和几百万年进化结合在一起的概念。 神导进化论假设神在某段时间介入创造过程,在创造伊甸园之前已经有几百万年死亡了。正如以下说明的,神导进化论要求神宣布几百万的死亡和痛苦是 “甚好的”。

在另一方面,如果化石是全球性洪水的产物,那么就不再需要假设人类有几百万年历史了。神对完美世界的记录被罪所毁灭,并且受到洪水的破坏(创世记六–九章)。

如果进化真的发生过,那么神关于将来复兴的应许 – “万物复兴的时候”(使徒行传三:21) – 就是无意义的。只有起初没有死亡的创造,使神复兴的应许合情合理。如果过去不存在完美的创造, 就不可能有将来复兴的应许。

关心和怜悯从何而来?

虽然许多进化论者大声呼喊说慈爱的神与我们所居住的残酷世界是不一致的,他们有意忽略了其它的事情。例如,进化怎么解释怜悯、慈善和关心呢?如果进化论是真实的,自然的驱动力就是 “适者生存”。那些缺少竞争能力的人注定要死亡。任何抢救 “较小竞争性”的人的尝试就会违反最基本的自然力。医生,医院,慈善组织和甚至警察机关都是违背原生进化力的。

进化论者没有道德判断的基础。如果人只是几百万年进化的结果,那么我们行为的基础就是随机的化学反应,没有最终的道德密码,一切的道德都是相对的。所以如果一个人需要钱,那么抢窃他人为什么是错的呢?根据进化论,较强的人应该成功。强权产生公理。因此,从进化论的观点来看,这种暴力是自然的,必要的,是世界的一部分。

把世界观建立圣经基础上的人,他们的慈善或关心行为是一致的。圣经吩咐我们要爱人如已, 行出我们的怜悯来,关心孤儿寡妇。如果我们认为进化论带出的结论是合乎逻辑的,那么我们就会下结论说:这些孤儿寡妇是应该死亡的,因为他们会消耗掉自然资源。

只有相信圣经的人能给世界提供一个判断道德的标准。圣经就是道德的基础。

怎样解释个人受苦呢?

在约翰福音第九章中,耶稣处理了个人受苦的问题。当他的门徒认为人的眼瞎是犯罪的结果, 耶稣回答说: “也不是这人犯了罪, 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 是要在他身上显出神的作为来。”(约翰福音九:3)。耶稣没有认为人的受苦是浪费 且无意义的,因为神会在人的生命中得到荣耀。

约伯记是一个义人受苦的历史。他讨神的喜悦, 可是却失去了自己的财富、十个儿女生命和自己的健康。他的朋友确信他受的是对一些隐秘之罪的审判, 但是神却否认了这种控告。许多人悲剧不一定代表审判,他们就从中得到了安慰。

当拉撒路病得要死的时候,耶稣显示他对我们的爱与个人的受苦不是相冲突的: “耶稣听见,就说: ‘这病不至于死,乃是为神的荣耀,叫神的儿子因此得荣耀。’耶稣素来爱马大和她妹子并拉撒路”(约翰福音十一:4-5)。

耶稣显然很爱拉撒路,也为他的家人悲叹,因为他能够在苦难中看到他们所看不见的目的。基督向他们清楚地揭示他有胜过死亡的权柄(通过使拉撒路从死里复活), 甚至在他钉十字架和复活以前。

当西罗亚楼倒塌压死十八个人以后,耶稣说到这个悲剧的目的。 “从前西罗亚楼倒塌了,压死了十八个人;你们以为那些人比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更有罪吗?我告诉你们,不是的!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路加福音十三:4-5)。

这些例子表明,受苦不一定是个人犯罪的结果,但罪一般总是会带来受苦。神可以使用苦难来提醒罪会带来结果的– 可能还有本章没有充分探讨到的其它目的。但是苦难的存在不是意味着神不爱我们。与之相反 – 基督来到地上与我们一同受苦并且担负我们的刑罚。

在受苦的时候,基督徒要信靠主,知道他爱他们并且对他们的生命有计划,这样就会荣耀他。苦难的存在应该是我们知道, 我们都是被罪所咒诅的世界中的罪人,而且也促使我们去告诉别人基督里可得到的救恩 – 毕竟,这会成为一件带有爱心的事情。我们可以告诉人们如何从这个因罪被咒诅的世界得救,并且与完美和良善的神永远生活在一起。

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哥林多后书四:17-18)。

Help Translate

请帮助我们提供更多中文材料。

Help Translate

Visit our English website.